伊朗伊拉姆省:蕴藏丰富财富的能源重镇
-
伊朗伊拉姆省:蕴藏丰富财富的能源重镇
伊朗华语台消息:尽管伊拉姆省是伊朗人口最少的省份,但其拥有全国第三大石油储量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
当前,该省正推进价值40亿美元的开发项目,旨在通过吸引私营部门的投资,以改善和升级能源基础设施。
据今日帕尔斯(Parstoday)援引PressTV报道,得益于其地理区位和能源优势,该省有望发展为对邻国伊拉克出口天然气的能源枢纽——伊拉克的发电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从伊朗进口天然气。
伊拉姆省地处伊朗西部,毗邻伊拉克边境,作为原油开采和天然气开发的重要能源产区,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该省经济以农业为主,辅以畜牧业和有限的工业活动。根据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伊拉姆省仅占全国GDP的1%,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26位。彼时全省总人口约为58万,是伊朗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5.5万名农民和3350名产业工人。
能源产业是伊拉姆省的经济支柱,依托其位居全国前列的油气储量实现持续发展。
该省蕴藏石油资源达170亿桶,占伊朗总储量的11%,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胡齐斯坦省和布什尔省,该省同时拥有天然气储量约1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6%,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布什尔省的南帕尔斯气田。
省内主要油气田分布于代赫洛兰和南阿巴达纳地区,包括切什梅霍什、达纳、达南和阿扎尔油田,此外,比贾尔山谷等区域也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勘探潜力。
目前,全省日均原油产量约为15.4万桶,主要来自切什梅霍什油田,并通过管道输送至南部炼油厂进行加工。
切什梅霍什油田位于代赫洛兰市以南50公里处,发现于1964年,并于1975年开始商业开采。

切什梅霍什油田
该油田的原油在切什梅霍什处理厂完成初步加工后,通过一条全长153公里的管道输送至胡齐斯坦省阿瓦士3号作业中心,最终转运至布什尔省的哈尔克岛进行精炼或用于国际出口。
近年来,伊朗动用国家发展基金(NDFI)约1.35亿美元启动达纳和达南油气田开发项目。
预计随着大型石油项目的投产,达南油田的原油日产量将由8000桶增至1.9万桶。
与伊拉克巴德拉油田联合开发的阿扎尔油田拥有25亿桶可采储量,该油田自2017年起已进入生产阶段。

该油田初始日产量为1.5万桶,随着开发进程的推进,目前,该油田日产量已提升至6.5万桶。
自2019年启动的比贾尔山谷三年期勘探项目,旨在开发尚未被开采的天然气资源。该项目由国家发展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凸显了伊拉姆省在伊朗能源多元化战略推进过程中的关键地位。
尽管伊拉姆省的天然气田已通过管道接入全国能源网络,但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仍不及阿萨鲁耶、阿巴丹、马赫夏赫尔和伊玛目霍梅尼港等沿海能源枢纽。
受限于扎格罗斯山脉的复杂地形,该省基础设施扩建面临严峻挑战,运输成本居高不下,项目推进屡遭延误。
占地250公顷的伊拉姆天然气精炼厂自2007年投产以来,已发展成为该省核心能源设施。目前,该厂正推进扩容计划,以提升天然气处理能力。其主要原料来源于坦格比贾尔气田。

除天然气外,该厂日均还产出400吨乙烷、670吨液化石油气(LPG)、250吨硫磺及4000桶凝析油等副产品。
2024年,伊拉姆省为伊朗贡献了116.9亿美元出口总额中的部分份额,其中能源产品构成该省出口的主力板块。
鉴于该省与伊拉克共享425公里边界,正在推进的边境基础设施升级计划有望推动跨境能源贸易发展,赋予其成为区域油气出口枢纽的潜力。
伊朗每日向伊拉克出口天然气最高可达5000万立方米,具体出口量根据伊方需求灵活调整。这些天然气对保障伊拉克电力供应、缓解能源危机具有关键作用。
根据2024年签署的一项为期五年的协议(年价值约60亿美元),伊朗承诺稳定供气,助力伊拉克有效应对电力短缺风险。
伊朗石油部于2021年宣布,将通过旗下子公司及私营部门在伊拉姆省实施总额达40亿美元的能源投资计划。
除化石燃料产业外,该省还因拥有装机容量达480兆瓦的塞马雷水坝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大坝配备3台160兆瓦的弗朗西斯式水轮发电机组。
受地理与气候条件影响,伊拉姆省在太阳能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尽管目前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但优越的日照条件及部分区域稳定的风力资源,使该省成为建设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的理想选址。
此外,丰富的水力和生物质能资源亦为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吸引私营部门投资提供了有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