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及欧洲三国如何“扼杀”《开罗协议》?
https://parstoday.ir/zh/news/iran-i103888-美国及欧洲三国如何_扼杀_开罗协议
伊朗华语台消息:伊朗外交部长在其X社交平台发文指出,《开罗协议》已被美国及欧洲三国“扼杀”。 ‌
(last modified 2025-11-24T18:20:14+00:00 )
十一月 24, 2025 00:19 Asia/Shanghai
  • 伊朗外交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格齐、埃及外交部长巴德·阿卜杜勒阿提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
    伊朗外交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格齐、埃及外交部长巴德·阿卜杜勒阿提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

伊朗华语台消息:伊朗外交部长在其X社交平台发文指出,《开罗协议》已被美国及欧洲三国“扼杀”。 ‌

据今日帕尔斯(Parstoday)报道: 伊朗外交部长赛义德·阿巴斯·阿拉格齐在X社交平台撰文称,正如今年6月外交努力遭以色列与美国破坏,《开罗协议》现亦遭美国及欧洲三国共同摧毁。

导致局面演变至此的“可耻过程”如下:

在伊朗即将启动第六轮对美核谈判前夕,犹太复国主义政权与美国突然对伊发动袭击,致使伊朗核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尽管遭遇如此挑衅,伊朗仍在埃及斡旋下,于开罗同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重启核查的安排,展现出合作意愿。然而,欧洲三国在美国施压下,于安理会推动制裁程序。更甚的是,当伊朗主动为核查人员提供准入,并优先开放未在6月遭受袭击的设施时,美国及欧洲三国却在机构理事会推动针对伊朗的谴责性决议。事实清晰地表明,危机的制造者并非伊朗,而是美国及欧洲三国。他们系统性地无视伊朗释放的善意,蓄意升级事态,制造紧张局势,并最终导致了《开罗协议》的终结。

伊朗外长强调,《开罗协议》遭美国及欧洲“三驾马车”(德、法、英)破坏,此举揭露了一个残酷现实:西方近月来从间接谈判到达成协议,其真实意图并非寻求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而是企图通过诱导与施压,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来评估伊朗核设施的受损情况。

在此背景下,尽管犹太复国主义政权与美国在袭击伊朗之后,《开罗协议》以提供核查准入为主要目标达成(仅限未在2025年6月袭击中受损地点),但美国与欧洲三国并未停止施压。相反,它们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推动针对伊朗的决议,为后续谴责铺平道路。

《开罗协议》是在以色列政权与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后,经埃及斡旋达成,其核心目标在于重启核查机制并重建互信,为恢复核谈判创造条件。然而,美国与欧洲三国通过持续的政治施压、追加新制裁并破坏协议执行进程,最终使《开罗协议》陷入瘫痪,其预期的重建信任与为复谈创造条件的目标也随之中断。

美国与欧洲三国破坏《开罗协议》的方式与步骤

 

初步冲击外交进程:第六轮谈判启动前,以色列政权与美国对伊朗发动袭击,进一步毒化外交氛围。

欧洲协同推进:在《开罗协议》签署后,德国、法国和英国效仿美国的破坏性做法,非但未切实支持协议,反而试图通过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对伊朗实施安理会制裁。

架空协议执行:伊朗启动核查准入程序后,美欧通过制裁及政治操作削弱协议效力。

制造信任危机:在核查启动前,美欧通过舆论指控伊朗“不透明”,从内部动摇协议基础。

阻碍外交途径:最终,在持续的压力和制裁下,《开罗协议》实际上已失效,正如伊朗外长所言,该协议已被“扼杀”,即已无法继续存在和执行。

美国及欧洲三国行径的严重后果

- 不信任加剧:伊朗从过往经验中认识到,即便与西方国家签署协议并与其合作,对方也未必会履行其承诺。这种失信行为严重削弱了伊朗对未来谈判的信心。

- 紧张局势上升:协议受阻,加剧地区及国际紧张态势。

- 损害机构公信力:国际原子能机构因政治压力失去中立性。

- 西方错失外交良机:《开罗协议》本可为缓和紧张局势、重返谈判桌铺平道路,但由于西方破坏而未能实现,外交途径被彻底关闭,进一步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结论: 必须明确指出,美国及三个欧洲国家通过政治施压、追加制裁、媒体攻势以及漠视协议义务等一系列手段,系统地摧毁了《开罗协议》。此举不仅成功扼杀了一项关键协议,更对国际互信、地区稳定与核不扩散进程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