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务实之举还是象征性姿态?
-
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务实之举还是象征性姿态?
伊朗华语台消息:法国决定承认巴勒斯坦国,此举在加沙局势恶化的背景下,引发了关于其究竟是务实政策还是象征性姿态的讨论。
截至目前,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47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为一个国家。法国政府近日正式宣布,将在今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据今日帕尔斯(Parstoday)援引梅赫尔通讯社消息,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在一份声明中声称,这一决定是基于“结束人道苦难”和“重启两国方案”,而非支持巴勒斯坦内部任何特定派别。
法国的决定是变革性举措还是作秀?目前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基于战略调整的实质性决策
法国甘愿承担外交风险,并直面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政权的明确反对,试图在重启和平进程中掌握主动权。如果西班牙、爱尔兰、比利时甚至德国等其他欧洲国家效仿这一做法,巴黎的决定可能为欧洲围绕两国方案形成新的共识奠定基础。
第二种可能:一场面向媒体的政治表演
有广泛质疑的声音认为,此举不过是法国在重要国际会议前夕的一场外交作秀和道德表演。批评者指出,法国虽然承认巴勒斯坦国,却并未展现出任何实际干预危机的意愿,例如对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施加经济压力、为加沙重建提供资源,或对巴勒斯坦治理结构给予法律支持。
在这一情景下,巴黎的行动只是为了在欧洲伊斯兰世界挽回信誉,并回应国内对其在加沙人道危机中无所作为的批评,而不会真正改变权力平衡或占领现状。即便联合国层面予以承认,只要封锁、土地主权和边界问题没有实质性改变,这一承认更可能是一份象征性声明,而非具有执行力的国家承认。
根据这一分析,法国过去曾多次口头支持巴勒斯坦,却在实际行动中退缩。典型案例可追溯至2014年,当时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决议,承认巴勒斯坦国,但政府以“时机尚未成熟”为由拒绝推进。
此外,2016年,巴黎曾主办两场旨在重启两国方案的巴勒斯坦和平会议,但由于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和巴勒斯坦主要派别的缺席,以及缺乏具体执行机制,这些倡议无果而终。此类先例使得许多人认为,法国此次决定并非对过去政策的真正突破,而只是又一次无实际效力的象征性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