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女性成美澳歧视暴力的主要受害群体|巴基斯坦推动全球反伊斯兰恐惧症倡议
-
美国伊斯兰恐惧症现状
伊朗华语台消息:由于美国多地清真寺袭击事件激增,加之澳大利亚伊斯兰恐惧症相关的暴力行为持续升级所引发的广泛关切,巴基斯坦将3月15日设立为“国际反伊斯兰恐惧症日”,走在全球应对该现象方面的前列。
美国得克萨斯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近期清真寺遭袭事件频发,凸显出伊斯兰恐惧症持续蔓延。
据今日帕尔斯(Parstoday)援引国际古兰经通讯社报道,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副主席爱德华·艾哈迈德·米切尔指出,过去两年美国穆斯林群体面临严峻处境,仇恨犯罪事件频发,诸如一名6岁巴勒斯坦裔美籍男童遭残忍杀害等案件影响深远。在最新袭击中,清真寺墙体被涂绘大卫之星标志,该委员会已敦促有关方面加强安保巡逻并采取预防措施。
头巾与姓名:穆斯林在美求职面临的身份歧视
尽管美国社会日益倡导文化多元,职场中的伊斯兰恐惧症现象仍呈上升趋势。据美国人力资源管理网站数据显示,穆斯林员工普遍面临显性歧视、隐性偏见及宗教需求被忽视等问题。因姓名、宗教背景或佩戴头巾等宗教标识,使他们在就业机会、晋升空间及工作参与度等方面遭遇系统性障碍。
穆斯林女性成为澳大利亚伊斯兰恐惧症暴力的主要受害群体
自加沙冲突爆发以来,澳大利亚境内伊斯兰恐惧事件显著上升,穆斯林妇女和儿童成为主要受害群体。据SBS新闻网报道,自加沙冲突爆发以来,澳大利亚境内伊斯兰恐惧症事件显著上升,穆斯林妇女和儿童成为主要受害群体。澳大利亚伊斯兰恐惧事件登记机构执行主任诺拉·阿马特指出,约75%的受害者为女性,施暴者主要为非穆斯林男性。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已记录的线上线下事件逾600起,其中佩戴头巾的女性遭遇最为严重的袭击。
巴基斯坦推动打击伊斯兰恐惧症 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穆罕默德·伊沙克·达尔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言时强调,巴方推动设立“国际反伊斯兰恐惧症日”已获得广泛国际响应。他呼吁伊斯兰合作组织与联合国加强合作,并指出,宗教仇恨行为不仅违背基本道德准则,更直接冲击《联合国宪章》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