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世界的团结(4)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在本台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中,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伊斯兰世界直到第十九世纪即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伊斯兰国家的状况。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们的这一节目。
在上期节目中,我们谈到,在希吉来历第八世纪伊始,奥斯曼王朝的统治者们掌握了大权。这是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局势变化之一。因为这些统治者逐渐变为抗争十字军的最重要力量。奥斯曼王朝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被称为征服者穆罕默德,他对君士坦丁堡的占领让整个伊斯兰世界认识到奥斯曼王朝和哈里发政权的实力与强大。穆斯林认为,苏丹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救世主、十字军侵略的补偿者和蒙古人破坏与杀戮的修复者。鉴于此,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实力和权力不断高涨,伊斯坦布尔也被视为哈里发政权中心和伊斯兰社会的领导中心。奥斯曼王朝在十字军战争后的乱局中在伊斯兰世界建立了一个政权中心。此外,苏丹穆罕默德还成功地在安纳托利亚和巴尔干奠定了奥斯曼王朝的统治基础,使得该王朝的统治在长达4个世纪中稳若泰山。在今天的这一节目中,我们将通过两个主题来继续展开这一历史谈论,第一:奥斯曼王朝与萨法维王朝之间的竞争对穆斯林分裂产生的影响以及两个帝国的衰落;第二:欧洲殖民主义者入侵伊斯兰国家并加剧了穆斯林之间的分裂。
奥斯曼王朝在十字军战争后的乱局中在伊斯兰世界建立了一个政权中心。然而,不能说伊斯兰世界随着奥斯曼王朝的建立而联合在一起。在此期间,无以复加的民族狂热和暗淡失色的伊斯兰教一神论价值导致伊斯兰国家尤其是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展开激烈角逐。当然,在此期间,不应忽视欧洲各国在伊斯兰国家之间爆发纷争和冲突中所产生的作用以及他们为此做出的努力。历史本身就是证据,从希吉来历第八世纪直到奥斯曼帝国瓦解时期,当时两大伊斯兰国家即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一直充斥着杀戮和流血冲突。欧洲人在这两大帝国产生分歧、加剧过去的仇恨和煽动民族主义者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如同莫卧儿王朝在统治波斯时期,帖木儿与威尼斯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联合打败了东罗马并一起对抗奥斯曼帝国苏丹。在1425年,帖木儿被打败。此外,在白羊王朝时期,其统治者乌尊·哈桑与威尼斯共和国缔结盟约,以对付奥斯曼帝国。
伊斯兰世界的分裂以及萨法维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冲突在萨法维王朝时期愈演愈烈。最终,两个帝国在希吉来历920年引燃了战火。在这一年,波斯和奥斯曼帝国在阿塞拜疆西北部一个名为查尔迪兰的地区交锋。在这场战役中,萨法维军队被装备着火炮与火枪的奥斯曼军队击败。苏丹赛里姆首先攻占了萨法维王朝的都城大不里士。但是仅仅8天后,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官员们不希望在伊朗度过冬天而离开了大不里士。查尔迪兰之战是伊斯兰世界产生分歧和分裂的体现。除了在伊斯兰世界两极之间制造分歧之外,这场战役还导致波斯帝国产生分裂。因为,伊斯玛仪国王在这场战役后受到孤立,萨法维王朝内部不同团体为争夺权力发生内讧。
伊斯兰世界产生分裂的最后一个因素是欧洲殖民主义入侵伊斯兰国家。在中世纪,思想变化运动在欧洲结束,新哲学运动的产生及其复兴对殖民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显著影响。这种思想运动被称为人文主义,并很快成为文学与哲学的主要基调。人文主义把人定为所有事情的标准,其观点认为,本质完全由人类掌控。然而,这种风靡全世界的思想导致世界很多国家尤其是穆斯林国家遭到欧洲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掠夺。此外,欧洲国家在此期间仍在制造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世纪,拥有实力与荣耀的伊斯兰世界所面临的欧洲国家是相对贫穷和落后的。然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以及随后到来的启蒙时代继而让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逐渐占据了上风,这为欧洲国家对伊斯兰国家进行渗透和侵略创造了条件。
在公元第十八和第十九世纪,由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与奥斯曼、波斯和埃及帝国爆发多场战争,这些穆斯林帝国因此丧失大片领土,他们的政权也遭到破坏,并成为殖民主义列强武力争夺的竞技场,就如同沙皇俄国那样在六场战争中战败了奥斯曼帝国。事实上,奥斯曼帝国被战败和双方签署《库楚克开纳吉和约》拉开了沙皇俄国开始干涉奥斯曼帝国内政的 帷幕,克里米亚半岛也首次与奥斯曼帝国分离,并划分给俄国。沙皇俄国还从波斯帝国获得了巴库和杰尔宾特。在1723年,沙皇俄国与萨法维王朝最后一位统治者—苏丹侯赛因国王的儿子塔赫马斯普二世签订了一项条约。根据该条约,波斯帝国在里海的所有领地割让给俄国。俄国也以此为条件帮助萨法维王朝将阿富汗人驱逐出波斯的领地,因为他们在其领导人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占据了包括伊斯法罕在内的大片波斯领地。
由于伊朗是伊斯兰世界力量的核心之一,该国在19世纪成为欧洲两大势力俄国和英国竞相入侵的对象,两国通过不同的动机干涉伊朗内政。然而,由于伊朗深厚的文化和文明底蕴,该国任何时候都没有像其他伊斯兰国家那样成为别国的殖民地。在此期间,由于伊斯兰世界一盘散沙,两大殖民主义国家英国和俄国对所有伊斯兰国家内政进行干涉,其中很多伊斯兰国家沦为殖民地。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伊斯兰国家的大多数执政者们腐败、暴戾和自私自利,穆斯林之间又存在诸多分歧,这导致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不断向伊斯兰国家内部进行势力渗透。
在部分伊斯兰国家执政者暴戾专横和穆斯林之间的分歧不断加剧的时候,伊斯兰世界在西方殖民主义面前保持团结几乎没有任何希望,或许宣称民族和种族价值仍会在伊斯兰世界找到突破口。然而部分伊斯兰国家执政者保持团结的呼声却未得到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响应。或许还由于先前的纷争与相互为敌,伊斯兰国家之间复兴伊斯兰世界团结的信任也不复存在。就这样,波斯国王纳迪尔沙关于伊斯兰世界保持团结的呼声却未得到奥斯曼帝国的响应。因为,奥斯曼哈里发认为,奥斯曼帝国是最强大的伊斯兰政府,自己更适合作为伊斯兰世界的精神和政治领袖。此外,在奥斯曼哈里发执政的最后时期,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与赛伊德·贾马勒等改革家志同道合,推行以所有穆斯林支持哈里发为核心的伊斯兰团结政策,并在奥斯曼帝国和其他伊斯兰国家传播这一思想。然而,这一思想却没有得到伊斯兰国家特别是伊朗的响应。因为,在其他伊斯兰国家看来,奥斯曼哈里发不具备领导伊斯兰世界的必要能力和资格。此外,奥斯曼官员对其他穆斯林国家实施的政策也是自相矛盾的。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奥斯曼帝国第三十四任哈里发,执政时间为1876年至1909年。在他执政时期,一些穆斯林已经觉醒,部分穆斯林改革家和思想家努力复兴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民族团结。然而,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实施的政策却没有得到穆斯林的广泛响应。此外,他创建以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泛伊斯兰机构和组织实际上在保持穆斯林团结方面迈出了步伐。为了便于天房朝觐者的往来,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还计划在安纳托利亚、巴格达和沙特之间修建铁路。后来该计划被称为他采取泛伊斯兰主义活动的标志。哈米德二世采取的政策尽管在伊斯兰世界产生了积极反响,但这些政策在面对西方的殖民主义时却没有促使穆斯林之间保持广泛团结。因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伊朗不信任哈米德二世,并认为,他采取的举措只是出于政治、个人目的或国家目标。
殖民主义对伊斯兰世界的入侵导致伊斯兰世界的分裂和分歧加剧,然而这也为穆斯林倾向联盟而做出积极回应创造了一定条件,这是穆斯林面对国内独裁专制和外国殖民主义的政治崛起和社会崛起。伊斯兰世界的分裂是由独裁统治者和殖民主义 者一手造成的。在很多情况下,两者关系密切,沆瀣一气,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伊斯兰世界面对西方殖民主义的崛起不仅局限于思想领域,穆斯林在政治和社会领域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伊斯兰觉醒运动。然而,这并未促使伊斯兰社会保持真正的团结。
好,亲爱的听众朋友,本台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就为大家播送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