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有多少年的悠久历史?
-
伊朗“被焚之城”遗址出土的陶杯上所绘图像,被学界公认为全球最古老的动画雏形。
伊朗华语台消息:伊朗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与文化交汇中心。
“伊朗"二字承载的远不止一个国家的名字——这是一片文明根基深植于人类曙光时期的土地。自万年前甘贾德雷与扎盖丘陵孕育农业文明伊始,至埃兰古国、波斯帝国的辉煌鼎盛,这片土地始终是文明创新与文化力量的见证者。它不仅催生了人类最早的行政体系与文字系统,更以贯穿历史变革的文化韧性,在世界文明史上铸就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今日帕尔斯(Parstoday)网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依托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追溯伊朗从远古文明到现代都市的演进历程,探寻这片土地如何自始至终坚守其独特的文化内核。
史前时期的开始(大约公元前8000年)
考古发现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年),伊朗便已成为人类农业文明的摇篮之一。克尔曼沙赫的甘吉达雷山丘与加兹温平原的扎盖山丘等遗址,完整保存着约万年前的农作物种植与动物驯化证据,这些人类早期聚落遗址,标志着伊朗文明史的开端。

伊朗“被焚之城”(约公元前 3200 年)
坐落于伊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被焚之城”,始建于公元前3200年,持续繁荣近1500年直至公元前1800年。这座规划超前的古代都市不仅拥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和专业化手工业区,更留下了人类最早的脑外科手术痕迹。考古发现的珍贵文物——包括距今约4800年的世界最古老义眼,以及图版游戏——无不彰显着这一文明非凡的技术成就与文化底蕴。

埃兰文明(约公元前2700年)
埃兰文明作为伊朗地区最早形成的国家实体,约公元前2700年兴起于现今胡齐斯坦省境内。其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建于公元前1250年左右的恰高·占比尔神殿建筑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埃兰都城苏萨的人类活动痕迹更可追溯至公元前4200年,考古发现的史前埃兰泥板文书,堪称人类最早的文字系统之一。

杰罗夫特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
杰罗夫特文明(约公元前2500-2200年)在今伊朗克尔曼省繁盛一时,考古学界认定其为古代西亚重要的商贸与文化枢纽。通过对卡纳尔达尔及亚希亚丘陵遗址的系统发掘,出土了刻有未破译文字的铭文石板、精雕石灰岩器等独特文物,实证该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谷文明存在深度交流。学界普遍将其誉为"东西方文明的关键纽带",这一发现极大拓展了我们对古伊朗文明多元性的认知。

阿契美尼德帝国(公元前 550-330 年)
约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创立阿契美尼德王朝,首次实现伊朗高原的政治统一。其帝国象征——始建于公元前518年的波斯波利斯遗址,以其恢弘的宫殿建筑群与精美的叙事浮雕,被誉为古代世界最壮观的礼仪之都。而更早建成的帕萨尔加德建筑群,则保存着居鲁士陵墓(约公元前530年)等标志性遗迹,不仅彰显帝国初期的建筑成就,更见证了“雅利安人之地”这一伊朗古称的正式确立,成为波斯文明的重要源流。

后续发展时期
此后兴起的安息王朝(公元前247-公元224年)与萨珊王朝(224-651年)完整继承了这一文明谱系。萨珊时期的比沙普尔遗址(3世纪)以其叙事性浮雕艺术,以及作为两朝都城的泰西封建筑群,共同见证了伊朗文明持久的政治辐射力与文化生命力。而7世纪后的伊斯兰时期则为这一传统注入了新元素,如始建于9世纪的伊玛目礼萨圣陵建筑群,虽年代较晚,却成为波斯-伊斯兰建筑艺术融合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