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盟国如何回应特朗普的最后通牒?
伊朗华语台消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为继续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提出了新的条件。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称:他准备对俄罗斯实施重大制裁,前提是所有北约成员国也采取同等力度的行动,并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
他将这一表态称为写给“所有北约国家和全世界的信”,这不仅是一种外交威胁,也可以视为对西方盟友的公开最后通牒。
特朗普表示,一些北约成员国仍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行为“令人震惊”,他还补充说北约在这场危机中对胜利的承诺“远未达到百分之百”。
这一声明正值乌克兰战争紧张升级之际。几天前,一些进入波兰领空的俄罗斯无人机被北约战斗机击落。罗马尼亚也报告了类似事件,这一系列情况为北约敲响了警钟。特朗普对此反应称,在北约未采取相应对策之前,美国将不会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
这种既施压俄罗斯又批评美国盟友的策略,与特朗普一贯的立场相符。他一直批评北约防务开支不足,如今他又试图利用东欧的新局势推动自己的经济–军事议程。
尽管自2022年以来俄罗斯遭受了西方大规模制裁,但其仍通过向第三国出售石油赚取巨额收入。根据“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数据,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是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大俄罗斯石油买家。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也高度依赖从莫斯科进口能源。
特朗普认为,如果北约成员国全面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再加上对中国(作为俄油主要买家)征收50%到100%的关税,将有可能打破“中国对俄罗斯的控制”,从而推动乌克兰实现和平。
然而,特朗普的这一提议面临众多挑战。例如,想要说服与莫斯科关系密切的土耳其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绝非易事。而欧盟(其中一些国家也是北约成员国)仅在2024年就从俄罗斯进口了约420亿美元的商品。
目前,俄罗斯仍满足欧洲**10%**的天然气需求。若打破这种能源关系,必将对本就脆弱的欧洲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欧洲国家不太可能轻易接受特朗普提出的条件,作为继续援助乌克兰的交换。
尤其是,欧洲不愿被拖入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更不愿对中国产品征收重税——因为这无疑会引发中国对欧洲出口商品的反制。
此外,特朗普在对俄对中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和频繁退让,也在欧洲引发担忧。人们担心特朗普政府可能在最后关头对这两个大国让步,而忽视欧洲的中长期利益。
这些顾虑促使北约国家对特朗普的新提议持谨慎态度。但他们的选择也非常有限:一方面,俄罗斯在北约东线的威胁日益严峻;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似乎不愿再像过去那样,在乌克兰战争中慷慨解囊。
这一局势令欧洲陷入在俄美之间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局势更加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