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训的引导(71)
真主在《古兰经》第49章寝室章第11节经文中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信道后再以诨名相称,这称呼真恶劣!未悔罪者,是不义的。穆斯林有责任在发现自己教胞身上的缺点时作出善意提醒,以便让他们进行改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帮助他人改正缺点的同时,我们首先要维护他人的尊严。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讨论吹毛求疵这一话题,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这一节目。
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实际上是一种近乎于患有强迫症的心理问题,具有吹毛求疵习惯的人大都有情绪不够稳定、焦虑、拒绝别人、过分追求细节等症状。吹毛求疵的人常常喜欢批评和责备别人,这种行为在伊斯兰教导中是大罪。无疑,如果每个人都关注自身的缺点,并且予以改正,那么就不会一味寻找他人的缺点。因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别人的缺点。真主的使者说:“你们中最优秀者是积极反省自己错误者。”伊玛目阿里在阐述信士的特点时说:“信士就是只关注自己缺点而不揭露他人缺点的人。”伊玛目阿里还说:“看清自己缺点的人不会揭露他人的缺点。”
关注自己的缺陷与不关注他人的缺陷具有直接关系。伊玛目阿里在阐述这种关系时说:“你们不要寻找他人的缺点,因为你们自己也有缺点,如果你们反省自己的缺点,你们就会对揭露他人的缺点感到厌倦。”
吹毛求疵的人就像苍蝇,传播病菌、制造困扰、到处使人厌恶。正如伊玛目萨迪格所说:“卑鄙下流的人就像苍蝇喜欢落在腥臭肮脏的地方一样,他们喜欢做肮脏龌龊的事情,他们讨厌良好的事物。”
伊玛目阿里禁止自己的朋友与吹毛求疵的人同坐和交往。他在阐述这一原因时说:“任何人都无法从吹毛求疵者的伤害中幸免于难。”伊玛目阿里就此问题说:“谁对他人吹毛求疵,真主就会公开他的缺点。”
吹毛求疵不仅不会改善社会环境,而且还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吹毛求疵会使人们之间相互排斥和仇视。真主在《古兰经》第24章光明章第19节经文中说:
凡爱在信士之间传播丑事的人,在今世和后世,必受痛苦的刑罚。真主知道,你们却不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尊贵的《古兰经》没有说凡在信士之间传播罪恶和丑行的人,必受痛苦的刑罚。而是说凡喜欢在信士之间传播丑事的人,必受痛苦的刑罚,因为每个人的尊严在真主面前都是受到尊重的。伤害他人的尊严是非常令人憎恶的事情。伊玛目阿里说:“在人的众多缺点中,好奇心是最坏的缺点。”
吹毛求疵是一种不道德行为。通过忠告和命人行善而引导人们和让他们关注自身的缺点是伊斯兰职责。用这种方式让人们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缺点是非常重要和具有价值的。
伊玛目阿里说:“谁了解你的缺点并在暗中维护你尊严的人是你真正的朋友。”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当众揭露他人的缺点,而是应当私下对他说。否则,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亲爱的听众朋友,本台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就为大家播送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