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是爱与信仰的归宿5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这里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对外广播电台华语台为您播送的清真寺是爱与信仰的归宿系列节目。在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位于圣城麦地那的先知清真寺,也称圣寺。希望我们这一节目能够赢得广大听众朋友的满意。
简陋的圣寺在整个伊斯兰教初期得到了保护。在先知归真之后,在第一任哈里法执政时期,圣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在第二任哈里法执政时期只增加了几个大门,这是因为穆斯林人数以及在朝觐期间从各个地方来的朝觐者人数增多。只有在第三任哈里法执政时期,圣寺稍微有所变化。圣寺的柱子上被镀上了锡。但是随着维马亚王朝上台,在伊斯兰政府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紧接着圣寺和各清真寺的建筑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在上期节目中我们说过,清真寺是穆斯林最重要的核心,是加强信仰最好的地方,是穆斯林进行社会、政治以及文化活动的最主要场所。随着先知修建圣寺,这里成为伊斯兰政府的心脏,成为举行宗教活动、政治、处理各种案件以及学习的中心。毫无疑问,清真寺主要是用来执行命令和教授宗教礼仪的地方。清真寺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完成五番主命拜功。在伊斯兰教初期,穆斯林热情的来到清真寺,跟随伊玛目完成主命,虔心敬意地崇拜伟大的真主。在圣寺建成之后,先知命令伊斯兰教第一位宣礼员比拉勒·哈巴希用宏亮和愉悦的声音让纪念真主响彻整个麦地那上空。尽管当时有很多人的声音比比拉勒的声音更加优美,但是比拉勒纯洁的心灵、信仰以及忠诚升高了他的品级。宣礼词是完成拜功的必要前提,每天全世界所有清真寺的宣礼塔都会播放宣礼词。宣礼词是以伟大真主之名开始的一个口号,它对真主的独一性和最后一位使者穆罕默德的使命做出强调,并以号召人们行善和纪念真主而结束。宣礼词以真主之名开始,又以真主之名结束。但是,所有这些句子都非常押韵、是简短的功修、内容简明扼要。
清真寺及其所有组成部分都在赞颂真主,与此同时全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在赞颂真主。但是清真寺的赞颂与其他事物不同。正如先知后裔伊玛目巴基尔说:当一个人将清真寺内掉落的一块石头带出清真寺,必须将它再放到清真寺里。事实上,掉落的石头是清真寺的一部分,因为清真寺是崇拜真主的地方,掉落的石头也与真主之间具有联系。因此,将它们带出清真寺是不合适的。因此可以明白清真寺礼拜者的地位,伊玛目萨迪格说:“谁如果前往清真寺,他每迈出一步,整个大地都将会赞扬他。”
在上期节目中,我们谈到过圣寺的设计方案是独具一格的。圣寺的石墙达到一米时,剩下的用土坯砌成,房顶用椰枣叶遮蔽。清真寺的地用沙子铺出来的,每当下雨时,雨水会渗进清真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圣寺建造完成后不久,下了一场大雨,清真寺内的地面被淋湿了。一个人从他的衣襟里拿了一点沙子,并洒在了他的脚下。真主的使者在结束礼拜后说:你做的很好啊,从那以后圣寺的地面就铺上了沙子。
当然,今天的圣寺里面铺设着精美的地毯,并且在各清真寺成立了编织地毯的车间。
进出圣寺有三道门。第四道门在从耶路撒冷向麦加转变朝向之后就封住了。在圣寺北面开了一道门,还有一道门在圣寺的西面。这道门被称为阿提凯门,阿提凯是一位信仰伊斯兰教,并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女性。这道门对着她家的房子,故此得名。这道门也以恩泽之门而著称。关于起这个名字的原因有传述说,一个人来到先知跟前,希望先知向真主祈祷,以便降下雨水。先知祈祷了,并且下了七天大暴雨。这个人因害怕出现洪涝灾害又来到先知跟前,希望先知祈求真主让乌云散去。先知又做了祈祷,于是乌云也散开了。因为雨水是真主的恩典,因此这道门也被称为慈悯之门。也有人把这道门叫做先知门,因为先知从这道门进入清真寺。圣寺东面也有一道门,这道门以伽伯利天使而著名。鉴于此,这道门之所以被称为“伽伯利天使之门”,有人说伊斯兰伟大先知在讨伐白尼·古莱兹族战役中在这里会见了伽伯利天使。这道门也被称为“奥斯曼门”,因为它对着奥斯曼的家。“伊斯兰之门”位于圣寺西墙。但是这些门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因为部分圣门弟子在清真寺周围为自己建造了房子,这些房子通常有两道门,一道门对外,一道门对清真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迁徙第三年,先知下令关闭所有对着清真寺的门,只有阿里的门留了下来。
当然,今天圣寺随着不断扩建,现在有7个正门,81个入口。
在圣寺中有一个花园,在传述中多次提到前往这个花园的尊贵。正如伊斯兰伟大先知将这个花园比喻为来自乐园的花园。先知的陵墓就位于这个花园,先知就是在这个地方归真的,并葬于此地。先知的陵墓和第一代、第二代哈里法的陵墓位于一座镀金的房子里。除此之外,圣寺北边有一块地方是法图麦的陵墓。根据正确的传述,法图麦被葬在她自己的房间里。大部分逊尼派学者认为,法图麦被葬在巴基尔烈士陵园。在先知被葬的房间有四根结实的柱子,上面有一个绿色圆顶。
圣寺中另一个尊贵的地方就是先知的演讲台。据传述,当先知准备倚靠椰枣树演讲时,一名圣门弟子建议为先知修建一个演讲台,以便人们都能够看到先知,先知也不要因站立而劳累,先知也接受了这个建议。因此修建了一个演讲台,这个讲台有两个台阶和一个坐的地方。先知下令在演讲台旁边就一些权力问题进行宣誓。他说:在我的演讲台旁如果有人宣假誓,即便是为了一根牙刷也罢,他的归宿将是火狱。
这个演讲台一直使用到逶马亚王朝时期。穆阿维叶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将先知的演讲台从麦地那转移到沙姆。但是麦地那人民举行抗议,阻止这样做。后来,木匠在三个台阶的基础上又加了六个台阶,一共是九个台阶。该演讲台在阿巴斯王朝时期多次翻新重造,一直到伊历654年,圣寺发生火灾,该演讲台也被烧为灰烬。根据历史记载,被烧毁的演讲台就位于现在这个演讲台的地方。
在先知时代,圣寺里没有凹壁。穆斯林仅仅是从《古兰经》经文中尤其是关于麦尔彦、扎卡里亚、达武德等先知的经文中了解到凹壁。一直到欧麦尔·本·阿卜杜阿齐兹在先知领拜的地方为了向真主叩头而修建了凹壁。当然这个凹壁随着时间的变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修建的大理石凹壁与埃及的苏丹阿什拉夫·卡伊特贝王朝存在联系。
除此主要的凹壁之外,在圣寺内还有另外几处凹壁。其中一个凹壁叫特伽胡德,这个凹壁位于法图麦房子的背后,正对伊万·苏法。真主的使者在一些夜晚在这个地方崇拜真主。
另一个就是法图麦的凹壁。该凹壁位于法图麦的家中她曾经做礼拜的地方。上述凹壁均在先知的房间里。奥斯曼凹壁归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当然也有人将它与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帆联系在一起。该凹壁向着天房的方向,并位于先知的凹壁后面。圣寺每周的主麻聚礼拜就是在这个凹壁处进行的。
好,亲爱的听众朋友,本台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就为您播送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