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如何成为伊朗手工艺之都?
-
伊斯法罕如何成为伊朗手工艺之都?
伊朗华语台消息:伊斯法罕的手工艺人数百年来始终传承着细木镶嵌、珐琅制作、彩绘及印花布等传统技艺。
位于伊朗中部的伊斯法罕省长期被誉为该国的“手工艺之都”。在这里,手工艺品不仅是旅游纪念品或文化遗产,更已发展成为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并有效促进出口和旅游业发展。
据今日帕尔斯(Parstoday)援引PressTV报道,伊斯法罕手工将这些技艺视为重要的地方经济资源,持续推动其代际传承。在市场的喧嚣与工作坊的专注中,匠人们通过技艺的延续,默默守护着伊朗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萨法维王朝时期,伊斯法罕被誉为“伊朗手工艺皇冠上的明珠”,至今当地艺术家仍在延续这一灿烂传统。手工艺门类涵盖广泛,包括珐琅彩绘、细木镶嵌、金属雕刻、镜面镶嵌、绿松石镶嵌、地毯编织、陶艺、瓷砖制作、刺绣以及印花布工艺等,展现出极高的艺术多样性与技术成熟度。
伊朗60%的手工艺品产自伊斯法罕
该省生产全国约60%的手工艺品,全国300个手工艺门类中有200项在此实践。约7万名艺术家活跃于省内近9000家工作坊。出口数据凸显了这一产业的经济潜力,截至2024年2月的财年,伊斯法罕手工艺品出口额突破1500万美元,较上年几乎翻倍。在2024年3月21日至12月20日期间,出口额已达760万美元。
旅游业是推动伊斯法罕手工艺发展的关键动力。2025年诺鲁孜节期间,约160万游客到访伊斯法罕,600个手工艺品展位实现约2500亿里亚尔销售额。

伊斯法罕: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伊斯法罕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主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2015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伊斯法罕“世界手工艺之城”称号,使其成为全球首个获此荣誉的城市。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认定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同年,具有花卉、几何图案和波斯书法特色的印花布工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技艺与地毯编织等伊朗传统艺术密切相关。

伊斯法罕的手工艺品在全球具有较高知名度
继珐琅(金属彩绘)工艺之后,印花布成为伊斯法罕第二项获国际认可的艺术。2024年,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七色瓷砖制作技艺获得国际认证,这种瓷砖至今仍装饰着伊玛目清真寺和谢赫·洛特福拉清真寺等历史建筑。这些荣誉不仅具有象征意义,更有效推动了吸引游客、国际市场拓展和传统技艺传承。

手工艺品成为伊朗非石油经济的重要支柱
作为伊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艺品产业正日益被视为潜在的非石油产业支柱。该产业具有独特优势:无需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却能创造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并成为文化外交的重要载体。数据显示,手工艺品已成为伊朗最具竞争力的非石油出口产品之一,为数以万计的手工艺人提供了稳定收入。从精美的珐琅、细木镶嵌,到宏大的地毯编织与金属雕刻,伊斯法罕的每一间工作坊都是一座活态引擎。它们生动诠释了传统技艺如何驱动现代经济,为伊朗的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